19660439.jpg

由于很多朋友看到我的图后向我咨询拍摄技巧,这里写一篇简易教程。限于篇幅,不会详细介绍所有的拍摄细节,仅提供前后期的思路


【器材】

我用的是A7R2+VM50/1.5的组合。徕卡口的手动镜头更易对焦,大光圈下氛围更好,焦外柔和,省了很多后期的事。A7R2长时间曝光容易出现热噪点,使用单反效果更佳。


【拍摄】

1. 提前占位,不多说了。手机上的日落时间点过后就可以准备拍摄了。

2. 第一张需要的图是刚入夜的场景,这个时候大部分地方不会出现死黑,方便在后期时候补充细节。

3. 看到有萤火虫后大概10分钟,萤火虫慢慢变多,这时候拍的照片基本就是我们需要的素材。尽量使用大光圈+高ISO拍摄,控制快门时间在60S左右。如果没有B门条件30S也完全可以,但由于环境非常暗,相对的画质会差一些。

4. 快门时间不宜过长,因为萤火虫停留的时间固定,过长的快门时间会导致萤火虫过淡。

5. 注意拍摄素材的质量,萤火虫距离越近光斑越大,要多拍摄一些近处的萤火虫,画面才会有层次感。

6. 远处的萤火虫大概只需要3-5张素材。

7. 近处的萤火虫素材靠运气,不过只要拍摄素材足够多,也必然会有。

8. 如果有条件可以盖上镜头盖使用相同参数拍一张素材,用于黑场降噪(具体方法请自行查阅)。

9. 我拍摄的数量、参数,供参考(光圈f/2.0)▼

19660442.jpg

19660443.jpg



【后期】

1. 将全部素材载入PS中作为图层,先观察是否对齐,如果有偏差,选择编辑-自动对齐图层

19660444.jpg

2. 新建一个文档(注意色彩选择16位RGB),将较早时间的5-10张素材复制到该文档中,使用中间值(Median)堆栈合成一张干净的图。可大幅减少噪点。盖印图层并将其复制到原来的文档中,放在最底▼

19660445.jpg

3. 对底层的图层进行修饰,去掉一些多余的元素(电线、地上的垃圾等)。使用刚入夜时拍摄的素材补充一些细节。

4. 将剩余素材的混合模式改为变亮(Lighten)。这时候可以看到一张萤火虫非常多的图片,截图保存▼

19660450.jpg

5. 选择部分远处萤火虫干净、好看的素材(大约3-5张),擦出远处的萤火虫。(这一步仅简单演示,比较粗糙)▼

19660447.jpg

6. 反复查看截图中近处萤火虫的位置,找到相应素材,擦出对应部分。这一步非常需要耐心▼

19660446.jpg

7. 新建一个色相饱和度调整图层,将红色、蓝色的饱和度、明度均降到最低,再通过蒙版,用于去除画面中的彩色噪点▼

19660448.jpg

8. 新建一个可选颜色调整图层,如图调整,可以增加萤火虫光斑的亮度▼

19660449.jpg

9. 最后做一些个人风格上的调色、修改,得到成片▼

261554330.jpg


【传送门】

五种后期方法 让照片更有质感

一分钟打造高级灰

相关作品